自VR概念普及以来,VR过山车类游戏便成为了体验VR内容时的“标配”。然而,玩家对于此类游戏的评价却参差不齐——尽管VR过山车将沉浸式体验发挥到了极致,但极快的移动速度很容易引起眩晕,导致人体不适。
时至今日,VR过山车体验依旧没能脱离眩晕这一问题的枷锁。内容方面VR过山车体验自然必不可少。那么,现在的VR过山车相比之前都有了哪些升级,在体验上效果又如何呢?
先不着急给出答案,本周的移动VR内容测评或许会给你一些借鉴。
游戏名称:《Rollerforce》
游戏类型:场景体验、射击
发布时间:2016年9月15日
第一印象:一款VR过山车+射击游戏,玩家将置身于一个外星球之中,在三个完全不同的游戏世界背景中来回交替。
带上头显,便进入到了《Rollerforce》的启动界面中。除了眼前漂浮的英文菜单外,一个由无数多边形物体组成的虚幻世界栩栩如生地展开在眼前。环顾四周,头显已经自动切换为眼控模式,将光标对准菜单选项点击手柄触控板即可开始游戏。
在《Rollerforce》中有三个体验场景可供选择:
场景1
场景2
场景3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三个场景均采用了高对比度的色彩搭配,层次感突出,凸显出3D视觉效果的优势。音效方面,该游戏采用了全景立体声设计,在游戏过程中转动头部,可以明显感受到声音在不同方位的变换。
视听体验上,《Rollerforce》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极具科幻色彩的游戏场景外加足够震撼的快节奏背景音效,足矣将玩家第一时间带入到这个虚拟世界之中,相比同类型体验更容易脱引而出。
作为一款VR过山车游戏,《Rollerforce》不光重视观感上的体验,也在玩法上进行了创新。
过山车行驶途中,玩家将不断遭遇来自四面八方敌人的攻击。这些敌人中,有的只是从头顶一掠而过;有的则直接扑面而来;甚至有些还会“卧轨”不起。
扑面而来的10w点伤害
“卧轨”中的敌人
另外,即使是向岩石、树木、洞穴这样无法移动的物体,在被击中后也会有相应的反馈,整场游戏交互性极强。
静景也有交互效果
腾空而起!
实际体验中,小七发现这些“敌人”实质上并不会给玩家造成伤害,即使选择全程不射击,血量掉到负值依然不会死亡。那么,射击元素岂不是成了摆设?其实并非如此。
在没有载具的情况下,VR过山车的强沉浸效果换来的不是最佳体验,而是严重的眩晕感。在这一问题上,《Rollerforce》为其加入了射击玩法,而场景设计上极强的交互式体验也有意吸引玩家转移注意力,进而避免了眩晕的产生。
好了,最后让我们看看评分吧:
在游戏设计上,融合了过山车和射击类游戏,而且在体验上结合的更好,不过由于场景在不断的移动,如果有晕动症的朋友不要冒险尝试。
画面上来讲,这款游戏相当于开创了一种“奇景”茫茫的外星球,过山车可以看成另外一种轨道固定的宇宙飞船,射击的效果也变成了板野马戏那种自由的子弹轨迹,在弹幕之下还有星球逐渐走过非常好看。
总分:80
《Rollerforce》在场景刻画以及玩法上的创新令人印象深刻,坐在过山车上,小七努力不错过眼前一闪而过的任何细节,生怕这短短的6分钟里一不小心就会错过什么精彩的瞬间。
值得一提的是,《Rollerforce》其实在2016年9月便上线了Steam平台,但就当时评论情况来看游戏高频次的射击操作以及过于繁杂画面效果使得体验效果适得其反,即使全身心投入战斗依旧很难存活下来。
移动版《Rollerforce》将重心定位在观赏,融合VR的众多操作特点后,将游戏难度大幅下调,也摒弃了过于繁杂的建模设计。结合场景本身,为玩家带来了一次充满玄幻色彩的冒险之旅。
一个故事+一辆过山车+一点交互,最终组成了“轨道式叙事”概念的雏形。不难想象,再过不久我们或许有机会看到一款具备完整VR电影剧情的过山车游戏问世。而随着一体机产品的不断升级,这类游戏的体验时长也会进一步加长。最终,过山车的体验方式或许会成为VR电影中的一种叙事方式,并与其它拍摄手法相结合,为VR电影的拍摄提供更多的可能性。